变“流量”为价值 看九龙坡文旅如何探索实践
8月12日一大早,家住合川的周琨博带着妻子和孩子,来到重庆动物园游玩。“每年暑假带娃儿到动物园耍,是我们家的‘传统’,没想到今年来动物园的人这么多。毫不夸张地说,这是我首次在动物园看到分流隔离栏。”周琨博告诉记者,重庆动物园似乎和李子坝轻轨穿楼、洪崖洞一样,俨然是一个网红打卡点了。
事实上,周琨博的主观感受确有其事。记者从区文化旅游委了解到,早在今年初春,重庆动物园就已经开始显现出“网红”的流量。数据显示,仅今年7月,重庆动物园就接待游客56.08万人次,同比增长148.60%。
流量
25块钱看22只熊猫,划得着
重庆动物园,原名西区公园,最早于1955年开放,占地面积43.5公顷,是集科普宣传、动物保护、科学研究和休闲娱乐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大型城市动物园,也是全国大熊猫数量最多的动物园之一。
在市民的记忆里,动物园必然是占据了一定比重,“遛娃圣地”不是白叫的,毕竟重庆崽儿都有一段动物园的童年回忆。
变化发生于今年初,此前,熊猫丫丫的遭遇掀起了一波大众对于熊猫的关注热潮,各个动物园纷纷晒出了自己的当家“国宝”。不晒不知道,重庆动物园居然有21只熊猫,再加上上个月出生的新生熊猫宝宝,已经有22只了。有网友开玩笑:重庆动物园的门票才25块钱,相当于一块钱出头就能看到一只熊猫,真值啊,况且里面还有那么多其他的动物呢!不仅如此,重庆动物园还是全国唯一同时拥有金猫和云豹的动物园。
而动物园的熊猫们本身也非常“吸粉”,顶流“四喜丸子”——“双重喜庆”围坐在一起喝下午茶萌态可掬的样子,让不少原打算去成都看熊猫的外地游客转道来了重庆。大家对于重庆动物园的喜爱,也体现在数据上。今年五一假期,重庆动物园接待游客42.5万人次,创造了建成开放以来的最高纪录。
重庆动物园热度不减,在小红书、抖音等平台上搜索“重庆动物园”,词条火热,且大多是打卡推荐,在本地市民大都去往周边地方避暑纳凉时,重庆动物园几乎已经被游客占据。在网络上不乏各种攻略,熊猫们外出活动、哪个位置最适合拍照,网友们都安排得明明白白。所以才有了周琨博的感叹,因为他已经算很早进园了,但走到熊猫馆依旧是看到了里三层外三层的人。
留量
抓住机遇,让“流量”变“留量”
“如何吸引更多游客?如何带动全区文旅产业更高质量发展?”区文化旅游委党委书记、主任赵玮告诉记者,察觉到文旅复苏的苗头之后,区文化旅游委做的第一件事,就是“翻翻家底”,梳理我区现有的文旅资源。难挡“国宝”魅力而纷至沓来的游客,让我区加快破解流量密码,推动了将流量转换为真金白银的进程。
一番梳理盘点,区文化旅游委确定了一个思路,就是保证节会有“亮点”、宣传有“爆点”、产品有“看点”,在此基础上,再创新形式、更新业态、焕新活动。
在这样的思路指引下,今年1月初,我区成功举办第二届长江文化艺术周暨中国·重庆首届国际光影艺术节,这是疫情防控常态化以来重庆最大规模的文旅盛会,有效提升了我区知名度、美誉度;5月中旬,我区又发布了都市沉浸-购物游乐之旅、听禅赏花-登山健身之旅、古镇新村-乡趣休闲之旅、康体养生-温泉美食之旅、畅游半岛-艺术文创之旅、智享未来-科技创新之旅、城市记忆-工业发展之旅、不忘初心-红色足迹之旅、奇趣益智-亲子研学之旅、探奇访古-文博时空之旅十大主题游,让游客畅游九龙坡,体验一段幸福旅程;6月下旬,我区又承办了“成渝地·巴蜀情”双城文化艺术周活动……
▲双城文化艺术周活动现场
同时,为紧抓文旅复苏时机,牢握文旅市场机遇,区文化旅游委还整合主题线路,组织旅行社、OTA平台代表考察华岩攀岩公园、周君记火锅食品工业旅游体验园、166舰陈列展、重庆建川博物馆、清栖谷汉韵文化研学基地、英雄湾乡村研学营地等地,让大家深度感受我区丰富的旅游资源和文化内涵,搭建合作渠道,实现资源市场效益转化,助力九龙坡文旅高质高速发展。
留下来之后,更要带动消费,如果旅游产品品质不够、服务不到位,会影响游客体验,进而影响客源的持续性。赵玮介绍,与梳理资源同步进行的,是提升服务,主打一个行稳致远。
“这里所说的服务主要是针对游客,但又不止于游客。”赵玮说。
比如,线上与中国银联、中国建设银行、中国工商银行等金融机构暖心携手,联动同程旅行、美团等在线文化旅游平台,推出文旅消费券发放活动,持续至2023年9月;比如,着力数字化、智慧化,开发九龙坡智慧文旅服务小程序,联合移动端多种入口,建设“一机化、跨区域、全覆盖”的便捷服务体系,同步服务游客和市场主体;比如端午节前后,又上线“十分旅行 自在九龙坡”9.9元文旅盲盒,发放覆盖酒店、博物馆、动物园等高频消费场景的文旅消费券,全面激活消费主引擎;比如,做好监管工作,重要节点期间采取“白加黑”“5+2”模式对文旅市场进行拉网式检查;今年上半年,检查企业1260家次,整改问题36个,办理行政处罚案件16件,相关投诉办结率100%……
如此种种,带来的效果显而易见。记者了解到,今年上半年全区累计接待游客2722.14万人次,旅游综合收入101.65亿元,其中过夜游客289.31万人次,同比增速全市第一。位于陶家镇的清栖谷都吃到这一波红利。清栖谷负责人告诉记者,此前,他们陆续接到了来自陕西等地的客人入住游玩。
深化
内外兼修,城市旅游释放新活力
“但流量只是一时的,在文旅融合的时代背景下,城市景点在享受新媒体精准营销的红利时,也要思考如何挖掘自身文化内涵,实现可持续发展,这就是‘练内功’。”赵玮告诉记者。
文创产品的开发设计也是紧锣密鼓,沉香文创“玉瓶清露”、熊猫香插、九龙意库艺术家联名小雕塑、周君记重庆小面面面俱到礼盒、《茶馆江湖》交通茶馆文创茶器礼盒、草木人间·香熏礼盒、巴国城剪纸等经过了专业认定,走进大众视线。沉香文创“玉瓶清露”荣获2022中国旅游商品大赛(健康主题)金奖,熊猫香插等文创在第四届“重庆好礼”旅游商品(文创产品)大赛中斩获两银两铜,两件作品入选重庆好礼外事礼品,区文化旅游委获优秀组织奖。
一手抓质量,一手引流量。“内”在升级文化内涵之后,还要“外”在创新旅游推介方式。除了如今已经用得比较熟练的短视频平台,区文化旅游委还精心组织展览展示,一方面参加第十一届重庆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、第八届中国西部旅游产业博览会、中国文化和旅游IP授权系列活动、重庆世界遗产暨文旅精品展等大型展会“刷经验”;一方面组织赴瑞士、法国、杭州、南京、西安、成都等地开展文化交流和旅游宣传推介活动,让九龙文旅的国际吸引力、影响力和关注度不断提升;另一方面恢复拓展国际入境游,邀请老挝、越南、泰国、柬埔寨等国家的政府部门、旅游企业、主流媒体等国际友人到我区考察调研,同时承接东南亚团队入境游,积极拓展海外入境市场。
未来
重培育,文旅项目多点开花
事实上,对如今的旅游者来说,观光已经不是唯一的需要。我们可以在一些社交平台上看到“特种兵式”旅游的攻略文章,也有白天宅晚上游这种反日常作息的年轻化旅游方式。针对不同的旅行群体,需要培育更多的文旅项目,才能细水长流。
赵玮告诉记者,针对这个问题,区文化旅游委也在新业态营造上发力,争取让流量蝶变成新的经济增长点。
记者了解到,最近,区文化旅游委正在与城市更新建设有限公司联动,商讨民主村接下来的打造,学习国内街区发展的先进模式,积极布局硬件建设、挖掘更多代表性IP形象,并计划在中秋节、国庆节双节前夕,开展相关活动,达到引流的效果。
此外,区文化旅游委正力争引进中铁文旅、快看世界、北冥有声数字内容创新创造中心等项目,协调推进重庆美术馆、重庆非遗博览园等市级项目落户,依托五洲世纪文化创意中心、九龙意库、京渝国际文创园、重庆(九龙坡)文化旅游装备制造产业园等平台招引更多文旅项目进驻。
同时,加快推进杨家坪步行街创建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,做好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建设评估总结和经验推广,力争创建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城市。
“我们将以流量复苏提振市场信心,更进一步带动文旅产业的高质量发展,千方百计实现旅游人次、旅游收入和旅游及相关产业的稳健增长。”赵玮说。
END